李建興-人物近照

李建興李建興

生日
職業
導演、製片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及網路公開資訊,如有錯誤請使用回報功能

觀看最新影視作品

個人簡介

李建興(1891年12月10日-1981年9月24日),字紹唐,台灣台北瑞芳(今新北市瑞芳區)人。祖籍閩南泉州安溪縣,「瑞三礦業」創辦人,台灣礦業鉅子,從事礦業七十五年,謙虛溫和,單純簡樸,能詩文,曾任瀛社副社長、社長,文風淺白,不喜雕琢。李建興有弟李建炎、李建添、李建成、李建川(李四川)、李建和,皆是礦業名人,是為瑞芳李家,與基隆顏家並稱,礦業界稱為「愛生理,找顏李」(要生意,找顏李)。李建興祖籍福建省泉州安溪縣廣孝鄉,先祖因避太平軍遷台。李建興生於1891年(清朝光緒17年)12月10日,於家中六子居長,弟為台灣省議員李建和。身為長子,李建興幼年即為牧童以貼補家用。台灣日治時期,1916年(大正5年),李建興由於能文曉字,進入「猴硐福興炭礦」擔任書記員,不久升為經理。1919年(大正8年),福興炭礦被「三井基隆炭礦」所併;李建興轉而組織人馬,自組公司,承攬採礦,逐漸發達,後被推為平溪庄協議員。1930年(昭和5年),李建興在瑞芳興建「義方居」,並任多項地方公職。1934年(昭和9年),李建興開設「瑞三礦業」,與弟李建川、李建和等人共事,不久事業有成致富。1940年(昭和15年)5月27日,瑞芳事件興起,李建興與諸兄弟、職員數百人被指控以叛亂罪被捕。李建興被判有期徒刑十二年,三弟李建炎與其他廿人冤死於獄中,五弟李建川則因拷打而失聰。父親李百祿聽聞消息,猝然憂心辭世。李家努力之下,政府允許建和、建川可請假兩個小時參與父親葬禮,但兩人需以草帽斗笠遮面以示服刑之辱。1942年7月,李建和先獲釋,歸家代管家業。(《治鑛五十年》,頁2)李建興《紹唐詩集》有〈獄中寄六弟建和〉詩:「手復音書第一翰,萱堂賴汝慰心歡。荊妻子女來相會,述汝經營更樂觀。」(頁51)1943年3月11日,臺北地方法院合議部提出〈「五二七」思想案豫審約決定書〉,共26人列為被告,其中11人已死亡。(《治鑛五十年》,頁21)二次大戰日本投降,1945年8月李建興等人悉數獲釋,李建興開始經營煤礦;不久,李建興被選為首任瑞芳鎮鎮長。1947年二二八事件時,李家被意圖不軌的外省官吏指為叛亂分子,險些被害[來源請求];後白崇禧將軍巡按臺灣,查明真相,李家才免於其難。1947年冬,樂行慈善的李建興本欲參選首屆國民大會代表,卻逢宜蘭水災;建興奉母命婉卻參選,並將選舉經費轉而捐獻災區救助與地方教育,並成立「瑞三公司社會福利基金會」獎助嘉惠礦工子弟。1948年,李建興、李建和兄弟等資助「三重工業職業學校」遷徙至瑞芳,今稱瑞芳高工。1950年,李建興出任「石炭調整委員會」會長,任期三年內著有《臺煤管制實況》一書。1960年,李建興出任中華民國中央銀行理事。
年, 李建興出任國際奈米公司的董事長
李建興有交際手腕,深交權貴,曾將草山(今日陽明山)土地無償借與蔣介石使用,與何應欽為打獵獵友;與于右任、陳立夫等人吟詩酬唱,頗睦中國國民黨高層。1970年5月11日,李建興妻黃斯淑病逝於台北市南京東路二段214巷住處。1981年9月24日,李建興過世,享壽九十。

影視作品

資料回報
感謝您的回報,神搜探員將近快審核並修正資訊。
您目前所在的頁面 - 演職人員李建興
回報屬性
問題描述
Copyright © 2023 TNL Mediage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