瑟琳迪昂-人物近照

瑟琳迪昂Celine Dion

生日
職業
演員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及網路公開資訊,如有錯誤請使用回報功能

觀看最新影視作品

個人簡介

席琳·瑪麗·克勞德特·狄翁,CC,OQ,ChLD(法語:Céline Marie Claudette Dion,魁北克法語:[- d͡zjɔ̃];英語:Celine Dion,英語發音:/seɪˌliːn diˈɒn/[2],英國英語發音:/- ˈdiːɒn/;1968年3月30日-),加拿大歌手。有流行天后[3]、成人抒情女王(Queen of Adult Contemporary)[4]、拉斯維加斯女王(Queen of Las Vegas)[5]之稱。席琳獲得過1988年歐洲歌唱大賽冠軍、5次葛萊美獎、12次世界音樂獎、7次美國音樂獎、8次美國告示牌、20次朱諾獎及43次菲利克斯獎等音樂獎項。席琳在全球的專輯銷量已經超過了兩億張[6][7],當中創下連續兩張專輯售出超過三千萬張的紀錄,被眾多媒體譽為全球最暢銷的女歌手[8]。席琳於1980年步入法語樂壇,1981年發行第一首個人法語單曲《這只是一個夢》(Ce n'était qu'un rêve),來自席琳媽媽的親筆之作。1990年開始踏入英語樂壇,發行個人第一張英語專輯《水乳交融》(Unison);1995年發行法語顛峰之作《他們》(D'eux),成為了法國及全球史上最高銷量的法語專輯[9];1996年緊接著推出英語顛峰之作《戀上你》(Falling Into You),斬獲了葛萊美獎的四項通類大獎之一中的年度專輯(Album of the Year)[10];1997年為電影《鐵達尼號》演唱主題曲《我心永恆》,亦斬獲了葛萊美獎的4項通類大獎之一中的「年度製作」'(Record of the Year)[11],迎來英語事業中的第二個顛峰;1999年末,席琳丈夫Rene被驗出咽喉癌,不得不在音樂事業顛峰時期隱退,發行了其90年代最後一張及個人第一張英語精選專輯《天長地久》(All the Way .. A Decade of Song)作為與歌迷告別的禮物;2002年鑑於丈夫情況良好,決定復出樂壇,推出新專輯《新的一天》(A New Day Has Come),並於2003年3月至2005年在拉斯維加斯舉行了《新的一天...》駐唱演唱會,歷時3年,其後多延長2年至2007年12月,總計723場,獲4億美金票房收入[12],為演唱會界及歌手後期發展模式打開全新一頁,並極為成功地影響後續不少前輩、平輩及後輩仿效進駐,如艾爾頓·強、雪兒、貝蒂·蜜勒、仙妮亞·唐恩、布蘭妮·斯皮爾斯[13]及瑪麗亞·凱莉等歌手追隨著席琳留下的腳步;基於拉斯維加斯的經濟層面不景氣,席琳成為了挽救拉斯維加斯的武器之一[14],於是答應在2011年3月15日重返拉斯維加斯展開全新一輪的駐唱,簡單命名為「席琳秀」(Celine Show),演唱會純粹音樂方面的展現與華麗的背景配合,與以往《新的一天...》音樂及舞蹈混合的駐唱模式完全不同,駐唱合約至2019年完結[15]。席琳出生於加拿大魁北克省,全名席琳·瑪麗·克勞德特·狄翁(法語:Céline Marie Claudette Dion),她是她家庭14個孩子中最小的一個。席琳是被一個貧窮的羅馬天主教徒所撫養的,但是在她看來,她出生在一個快樂的家庭里。音樂是她們家庭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她出生的前兩年,一位法國歌手Hugues Aufray(英語:Hugues Aufray)演唱了一首名為〈Céline〉的歌曲,這就是席琳狄翁名字的由來)。席琳小時候在她父母所開的鋼琴酒吧里和她的兄弟姐妹們一起唱歌。席琳在小時候就有一個成為表演者的夢想。在1994年的《人物》雜誌對席琳進行訪問的時候,她說,「我想念我的家人,我不後悔我擁有一個並不完整的童年,因為我有一個夢想:我想成為一名歌手。」[來源請求]12歲時,她在她媽媽和哥哥Jacques的幫助下,打造了第一首歌曲《這只是一個夢》("Ce n'était qu'un rêve"),另一位哥哥Michel將這首歌送給了音樂經紀人René Angélil,這個名字是Michel在一個Ginette Reno的專輯背面上找到的。[16] René Angéli聽了這首歌以後,被席琳的聲音所感動,決定將席琳打造成為一個明星。為了席琳的第一張專輯(La voix du bon Dieu,1981年),René Angélil將自己的房子抵押以籌集資金。很快,這張專輯裡的歌曲("The Voice of God/The Way of God",1981年)成為了當地的冠軍歌曲,席琳成為了魁北克當地的明星。1982年她參加了在日本東京舉行的山葉世界音樂節的比賽,她以《我多麼地愛你》("Tellement j'ai d'amour pour toi")贏得了最佳歌曲的獎項以及最佳表演者的獎項之後,席琳的影響力和流行度在世界範圍內迅速提高。1983年,席琳以單曲《有關愛與友情》("D'amour ou d'amitié")成為第一位在法國獲得金獎的加拿大藝人,除此之外,席琳還贏得了菲利克斯獎的「最佳女表演者」和「年度新星」。1988年,席琳以歌曲《莫棄我而去》("Ne partez pas sans moi")代表瑞士參加在愛爾蘭都柏林舉辦的《第33屆歐洲歌唱大賽》。這場比賽也是《歐歌賽》歷史上最劇戲劇性結局的賽事之一。席琳在各國依次給出評分的後期一直落後於英國歌手Scott Fitzgerald(英語:Scott Fitzgerald (singer)),比分相差約接近20分,而輪到最後3個國家一個一個給出評分時才逐漸扭轉了勝負。最後一個國家南斯拉夫給了瑞士6分,而連1分也沒有給先前信心滿懷的英國。席琳由此才以僅高出英國1分的輕微差距贏得了該屆比賽的冠軍。憑藉這場比賽,席琳在歐洲、亞洲、澳洲獲得了更大程度的成功。[17]然而,因為席琳當時是一位只講法語的歌手,所以她還沒有在美洲取得成功。[18]18歲時,席琳看了麥可·傑克森的演出後,她告訴Angélil她想成為想麥可·傑克森那樣的明星。儘管Angélil對席琳的天賦充滿自信,但是對於全球的市場來說,他意識到席琳的形象需要改變。因此席琳決定在公眾目光中消失一段時間。這段時間席琳進行了牙科的手術,來改善她的形象。她也在1989年被送去École Berlitz以提高自己的英文程度,這也開啟席琳的英語音樂事業。席琳在學習一年英語後,席琳以她的首張專輯《水乳交融》("Unison")(1990年)進軍英語市場。她也和許多有名氣的音樂人合作,如Vito Luprano、加拿大籍金牌製作人大衛·沃爾特·福斯特(David Foster)等。很快地,專輯《水乳交融》以其輕搖滾風格再配以成人抒情為主的風格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水乳交融》相當準確地抓住了《娛樂周刊》評論員吉姆·法貝爾(Jim Faber)的口味,他說:「席琳擁有樸實無華的聲音。她不去嘗試演繹那些不屬於她的音樂風格。」 [19] Allmusic網站的評論家Stephen Erlewine說:「在美國,這是一次成功且成熟的首次亮相。」這張專輯中發行了總共四張單曲,包括《(如果還有)其它選擇》((If There Was) Any Other Way)、《未曾知曉》(The Last to Know)、同名單曲《水乳交融》及《芳心何在》(Where Does My Heart Beat Now)。《芳心何在》成為了席琳第一首美國告示牌熱門歌曲前一百中的前十,最好成績達到了第四位。這張專輯確立了席琳成為美國的一位新星,同時也在亞洲和歐洲取得成功。1991年,席琳成為了《Voices That Care》的主唱之一,這是為了稱讚美軍在海灣戰爭中的頑強戰鬥。但席琳音樂事業真正的突破是在她與皮博·布賴森(Peabo Bryson)一起合唱迪士尼卡通電影《美女與野獸》的同名主題歌《美女與野獸》(Beauty and the Beast)。這首歌確立了席琳接下來的音樂風格--古典風的流行樂。這首歌曲大受好評,成為席琳音樂事業上第二首登上美國告示牌前十的單曲,並獲得了葛萊美的《最佳流行合唱音樂獎》。[20]《美女與野獸》被收錄於席琳1992年發行的的同名專輯《席琳·狄翁》中。這張專輯和她的第一張專輯同樣受到了搖滾風格的影響,同時包含了古典和靈魂樂的元素。由於首發單曲的成功以及席琳與大衛·沃爾特·福斯特和Diane Warren的合作,這張專輯得到了與《水乳交融》一樣的好評。在該專輯中也有其他較為成功的單曲,如在美國告示牌熱門歌曲前一百中最好成績達到第四的《若你要讓我去》(If You Asked Me To),具有福音風格的《愛可以撼動山嶺》(Love Can Move Mountains),以及《唯有心碎》(Nothing Broken But My Heart),這張專輯充滿了對愛的表達。在這段期間,席琳發布了她的新法語專輯《Dion chante Plamondon》,這張專輯包含四首新歌曲,分別是《Des mots qui sonnent》、《Je danse dans ma tête》、《Quelqu'un que j'aime》、《quelqu'un qui m'aime》及《L'amour existe encore》。在1991年至1992年期間,這張專輯僅僅在加拿大和法國兩地發行,後來於1994年,《Dion chante Plamondon》開始在世界範圍內發行。根據數據記錄,這張專輯在世界範圍的發行量達一百五十萬張。1992年,《水乳交融》和《席琳·狄翁》這兩張專輯將席琳在北美的名聲推向高峰,她已經達到了她的數個目標之一:在英語市場發表作品以及取得名氣。儘管如此,正當席琳沉浸在她所取得的成功時,她的加拿大歌迷指責席琳只顧英語市場而忘記了他們。[21]在席琳獲得了《費利克斯獎》頒發的《年度英語藝人獎》時,為了贏回歌迷的支持,席琳公開表示拒絕接受獎項。此後,席琳宣稱自己以前是,現在是,將來也是一名法語藝人,而並不是一位英語藝人。[22]席琳的生活除了在商業上有所改變以外,她的個人感情生活也有所轉變,席琳的經紀人René Angélil從經紀人的角色轉為她的戀人。但是這段關係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都不為人所知,因為他們害怕公眾無法接受他們之間巨大的年齡差距。席琳於1993年以她的第三張英語專輯《愛的色彩》("The Color Of My Love")中的感謝詞中表示她和她的經紀人Angélil已經確立了戀愛關係,出乎他們的意料,大眾並沒有指責他們的年齡差距,而是祝福這對情侶。很快他們便訂婚了,並於1994年12月舉行了盛大的婚禮,加拿大的電視台對席琳和Angélil的婚禮進行了現場直播。席琳嫁給Angélil,正好體現了席琳"The Color Of My Love"中的主題——愛和浪漫,這讓《愛的色彩》成為了席琳最成功的專輯之一,銷量在各地區分別達到700萬(美國),200萬(加拿大),1000萬(其他地區),在全球銷售約為2000萬張。翻唱自珍妮佛·羅許1985年的熱門歌曲《愛的力量》("The Power Of Love")成為了席琳在美國的第一首冠軍單曲,這也是她的成名曲之一,席琳的肺活量在此歌中得到了充分體現,她富有張力的聲音如春雷般震顫人耳,比起空中補給的男性主唱希區考克,顯得更自如。此歌因此成為席琳經典曲目之一,深深刻上了席琳的烙印,在告示板排行榜上蟬聯四周第一位。之後的幾首單曲如與Clive Griffin合唱的《當我墜入愛河》("When I Fall in Love"),和《誤導》("Misled")都沒能夠在美國的唱片排行榜上取得更好的成績,但卻在加拿大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愛的色彩》同時是席琳首張在歐洲和英國真正流行的專輯,這張專輯和單曲《三思而行》("Think Twice")同時連續五周占領了英國專輯榜和單曲榜的冠軍,其中《三思而行》更一度連續占據單曲榜第一位的位置長達七周之久。最後,這首《三思而行》成為英國史上第四首銷量達100萬的女藝人作品,亦是席琳在英國首支獲得百萬銷量以上的單曲。席琳依舊保留著她法語的根底,所以,她每次發行新專輯時,都會在英語專輯之間發布一張法語專輯。自然地,這些法語專輯比英語專輯贏得了更多法語歌迷的愛戴。於1994年,席琳發布了《在奧林匹亞》(À l'Olympia),這是她在法國巴黎奧林匹亞劇場演唱會的現場錄音專輯,這張專輯還附贈一首現場版的《呼喚你》("Calling You")。在1995年,席琳發布了新的法語專輯《他們》("D'eux"),這是法國及全球有史以來最高銷量的法語專輯。這張專輯的作品大都由讓·雅克·高德曼製作,而裡面的兩首單曲《為了讓你一直愛著我》("Pour que tu m'aimes encore")及《我不知道》("Je sais pas")為席琳累聚了巨大的成功。《為了讓你一直愛著我》還成功登上了英國單曲榜的第七名,專輯《他們》在英國專輯榜中亦是獲得同樣的第七名成績,這對於法語歌曲及專輯來說是十分罕見的,所以席琳是第一位亦是唯一一位能夠把法語音樂帶上英國專輯榜及單曲榜前十名的歌手。於法國榜單中,《為了讓你一直愛著我》及《我不知道》雙雙登上了法國單曲榜的第一名;專輯《他們》亦取下紀錄性的成績,於法國專輯榜中拿下總共四十四周冠軍位置的紀錄,至今仍無人能夠打破。《他們》專輯中的兩首單曲還改編成英文版本,並收錄在席琳隨後1996年的英語專輯《戀上你》(Falling into You)當中。1995年10月23日席琳為日本電視連續劇《戀人啊》("戀人よ")演唱旋律優美動人的抒情主題曲《多多愛你》("To Love You More")。由美國金牌製作人David Foster譜寫製作,並由著名日本小提琴家葉加瀨太郎伴奏,在日本於1995年10月23日發行單曲。由於《戀人よ》收視率頗佳,《多多愛你》在電視劇的推波助瀾下也大受歡迎,成為繼1983年艾瑞尼·卡拉(Irene Cara)的《閃舞》("Flashdance…What A Feeling")後,12年來第一首登上日本Oricon單曲榜冠軍的外語單曲,並蟬聯5周冠軍,銷量超過124萬張,是日本僅有的三首銷量超過百萬的國際藝人歌曲,也是日本第二首外語冠軍單曲和銷量第二的外語藝人單曲。在日本不僅獲得了商業上的極大成功,亦獲得了業界的極大肯定,為席琳·狄翁贏得日本金唱片獎(Golden Disc Award)中的年度最佳單曲(Best Single of the Year)。辛曉琪曾翻唱此歌並發行中文版《戀人啊》,張宇的《回心轉意》配樂亦曾取樣該歌曲旋律。於美國方面原先並沒有把《多多愛你》發行成單曲,直至1997年,《多多愛你》才被收錄在席琳第五張英語專輯《談談愛情》(Let's Talk About Love)的美國版中,是專輯中的第三首單曲,但當時並沒有發售實體單曲,只有針對電台發行用的宣傳單曲,所以在美國廣播界大受歡迎。不過由於宣傳版都是經過剪輯,所以小提琴的部分多半都不見了。儘管如此,歌曲還是在美國成人抒情榜奪下連續八周的冠軍,也成為席琳狄翁幾乎每場演唱會都不可或缺的重要曲目之一。在90年代中期,席琳的音樂風格開始轉變,她開始從搖滾風格慢慢轉向流行和靈魂的風格(儘管電子吉他仍然還在她音樂的風格中占一部分元素)。她的歌曲是由柔和的配樂開始,然後慢慢推至高潮,這種唱法使席琳的聲音特色很好地展現出來。但是這令評論家們有所不滿,《娛樂周刊》的評論員Arion Berger指責席琳只注重聲音技巧而沒在歌曲內涵上下工夫,令歌曲流於俗套,成為只取悅大眾口味的歌曲。這也引發了媒體經常惡意地拿席琳和瑪麗亞·凱莉以及惠特尼·休斯頓比較。1996年,席琳發行的第四張英語專輯《戀上你》是她演唱生涯中最優秀的英語專輯,讓她站到了流行樂壇的一個新高度。與David Foster、Diane Warren及Aldo Nova等合作的這張專輯展現了席琳在音樂上的成熟感。這是一張試圖取得更多聽眾接受的專輯,它加入了眾多的音樂元素:華麗的管弦樂配器到非洲的船歌取樣,並且採用了如西班牙吉他、長號、cavaquinho(英語:cavaquinho)、薩克斯等樂器來製造出新的聲音來。專輯中的歌曲涵蓋了許多種不同風格的音樂類型,包括流行舞曲(Dance-Pop)、快板歌曲、福音、輕搖滾以及民謠等。《山高水深》("River Deep Mountains High")(翻唱自Tina Turner作品)成功的運用了打擊樂器;《過往的回憶一切都回來了》("It's All Coming Back To Me Now",翻唱自Jim Stainman作品)和《獨自一人》("All By Myself")(翻唱自Eric Carmen作品)都保留住了原作品的輕搖滾味道,又加入了古典的鋼琴來烘托氣氛。由Diane Warren執筆的作品《因為你愛過我》("Because You Loved Me")在加拿大獲得了兩周冠軍,在美國則在冠軍位置上停留了六周之久。此專輯成為當年最暢銷專輯,在十四個國家的排行榜上登頂。首周登上美國專輯榜中的第二名,其後於第二十八周奪冠,總共拿下三周冠軍位置(非連續),之後一直保持著每周十萬張以上的銷售水平,並在前十名中停留了六十一周之久,前一百名中停留了一百一十三周。最終在美國獲得十一次白金唱片認證,在美國總共賣出了一千二百萬張,在全球賣出約三千二百萬張。在葛萊美獎上亦贏得了通類大獎之一中的《年度最佳專輯》(Album of the Year)以及《年度最佳流行專輯》(Best Pop Vocal Album)兩項大獎。1997年4月17日在摩納哥舉辦的世界音樂獎上是最大的贏家,贏得了《最暢銷的加拿大女歌手》、《最暢銷藝人(通類)》以及《最暢銷流行藝術家》等三項大獎。委員會宣布,1996年裡頭,席琳的音樂作品總共售出了二十五億美元的銷售額,這也是這位女歌手連續第二年在全球獲得二千萬的唱片銷量。在頒獎典禮上,席琳與三十名歌手組成的福音唱詩班的合作,演唱了專輯中的歌曲《呼叫神》("Call The Man")。此外朱諾獎、菲利克斯獎、NARM、南非音樂獎及BMI Pop大獎等,席琳也一併收入囊中。專輯發行後,隨即展開專輯同名的「戀上你巡迴演唱會」(Falling Into You Tour)。同年席琳被邀請在亞特蘭大奧運會閉幕式上獻唱《夢想的力量》(The Power of the Dream),在十萬名現場觀眾以及全世界三分之一人口的電視觀眾前演唱了這首激情澎湃的歌曲。席琳將演出的酬勞捐獻給了加拿大代表團作為比賽和訓練的基金。作曲者大衛·福斯特是席琳的金牌製作人,他很清楚席琳的高亢激昂的嗓音正適合於演唱像奧運會這樣題材的歌曲,於是他為席琳量身訂造了這首《夢想的力量》。這對黃金組合也確實給我們帶來了驚喜,歌曲憑著自身的魅力和席琳優異的演唱技巧和表達,獲得了極大的成功,歌曲告訴了人們,只要敢去想,那就是成功的開始,更打破了以往奧運主題歌都是合唱的形式,由此使席琳成為了奧運會史上第一位獨自演唱主題歌的歌手。1997年發行第五張英語專輯《談談愛情》("Let's Talk About Love"),席琳將這張專輯定義為《愛上你》的結局篇。專輯主要在倫敦、紐約及洛杉磯錄製,合作隊伍由一支龐大的星光夢之隊組成:樂壇長青樹芭芭拉·史翠珊、比吉斯、貴為「三大男高音」之一的盧奇亞諾·帕華洛帝、被譽為「第五位披頭四」的金牌製作人喬治·馬丁、加拿大天王布萊恩·亞當斯、以及牙買家歌手Diana King。Diana為《對待她像個淑女》(Treat her like a lady)帶入了一股暢快的雷鬼樂之風。專輯中的歌曲《愛在何方》(Where Is The Love)和同名歌曲《談談愛情》(Let's Talk About Love)則將「愛」的內涵提升到了「普世之愛」的層面。早在《談談愛情》發行前,索尼音樂(Sony Music Entertainment)總部便接到了全世界接近一千一百萬張的預售訂單,這樣《談談愛情》毫無爭議地成為了1997年全球最被期待的唱片之一,類似的盛況僅在流行樂天王麥可·傑克森(Michael Jackson)發行的專輯《危險》(Dangerous)時出現過,當時他的預售訂單也超過了千萬。《談談愛情》一發行即橫掃全世界各大榜單,節節刷新銷售紀錄。《談談愛情》還創造了一項當時的記錄:從發行過後連續23周都沒有掉出過前5名。僅僅在正式發行後的前四個月內,《談談愛情》便在美國售出六百二十四萬張,在全球的銷量更是達到了驚人的二千萬萬張。在加拿大,《談談愛情》首周以超過二十三萬張的銷量空降冠軍,成為加拿大史上首周銷量最高的專輯。短短三周後就被認證為鑽石唱片,累計銷量超過二百一十萬張,並贏得兩項朱諾獎--「年度專輯」(Album Of The Year)和「年度最暢銷專輯」(Best Selling Album Of The Year)。《談談愛情》在歐洲多國登頂,獲得白金或多白金唱片認證,並被IFPI認證十個白金唱片,是音樂史上第一張認證十個白金唱片的專輯,也是認證最高的專輯(後來也僅有愛黛兒的專輯《21》認證了十個白金唱片)。《談談愛情》也在南非奪得冠軍寶座,並且獲得一項南非音樂獎--《年度最暢銷國際專輯》。為推廣專輯而展開的「談談愛情巡迴演唱會」(Let's Talk About Love Tour),票房斬獲約一億三千萬美金。至今在美國賣出一千一百萬張,在全球賣出約三千一百萬張。一首為《鐵達尼號》演唱的主題曲《我心永恆》(My Heart Will Go On)再次轟動全球。此曲由好萊塢主流電影著名作曲家詹姆士·霍納一手製作,具有濃烈民族韻味的愛爾蘭錫哨在他的精巧編排下,盡顯悠揚婉轉而又悽美動人。歌曲的旋律從最初的平緩到激昂,再到纏綿悱惻的高潮,一直到最後盪氣迴腸的悲劇尾聲,短短四分鐘的歌曲實際上是整部影片的濃縮版本。在美國、英國、法國、比利時、澳洲、丹麥、瑞士等多個國家非常受歡迎,全球銷量超過一千八百萬,是世界上最暢銷的單曲之一,也是每場演唱會的必唱壓軸歌曲。歌手登頂歐洲單曲榜十七周,瑞士單曲榜十五周、法國及德國單曲榜十三周、荷蘭及瑞典單曲榜十一周、丹麥、義大利、挪威及比利時(瓦羅尼亞)單曲榜十周、比利時(法蘭德斯斯)單曲榜七周、愛爾蘭單曲榜六周、澳大利亞及奧地利單曲榜四周、英國及西班牙單曲榜兩周、芬蘭單曲榜一周。在英國、加拿大,法國和台灣等均已銷售超過百萬張之多,在德國銷售兩百萬之多。在美國,《我心永恆》在告示板空降並獨占穩居兩周冠軍。由於單曲在美國受到限制發行,最多只能賣六十九萬張實體單曲,使得《我心永恆》只能在告示板上停留兩周冠軍,並在美國認證金唱片銷量。除此之外,單曲數位下載量早已超過一百萬,還封頂告示板之《電台百強放送榜》十周,《百大單曲銷售榜》(Hot 100 Singles Sales)兩周。1998年,於第七十屆奧斯卡獎中,《我心永恆》獲得最佳電影歌曲大獎。1999年,第四十一屆葛萊美獎中,《我心永恆》的詞曲作者韋爾·傑寧斯、詹姆士·霍納以及席琳贏得四項大獎,包括兩項通類大獎--《年度歌曲》(Song of the Year)及《年度錄音》(Record of the Year),另外亦得到了《最佳流行女歌手》(Best Female Pop Vocal Performance)及《最佳影視媒體作品歌曲》(Best Song Written for a Motion Picture, Television or Other Visual Media)。1998年推出的第六張英語專輯及第一張英語聖誕專輯《特別的時刻》(These Are Special Times)在全球發行超過一千二百萬張。這張專輯也是她受古典音樂影響最深的一張專輯,所有的歌曲幾乎都是用了大型的管弦樂來伴奏。與勞·凱利(R. Kelly)對唱的《我是你的天使》(I'm Your Angel)成為了席琳第四首奪得美國告示板冠軍的歌曲,並穩居榜首六周,也成為了世界熱門歌曲。評論界對於席琳的聲音技巧仍舊是大加讚賞,稱其為「聲音技術上的奇蹟」。早期作品裡表現出來那種樸實的聲音已經基本上沒有了,評論家Steve Dollar在評論同名歌曲《特別的時刻》時寫道:「席琳的聲音如此卓然,如果她是一座山,那麼世間幾乎已經沒有更高的山能超過她了。」1999年,席琳發行第一張英語精選專輯《天長地久》(All the Way... A Decade of Song),專輯匯集了九十年代裡最成功的單曲以及七首全新的歌曲(包括了首發單曲《本應如此》(That's The Way It Is),榮獲加拿大及美國成人抒情榜雙料冠軍單曲,專輯還收納了翻唱自Roberta Flack的名曲《第一次我看到你的臉》(The First Time Ever I Saw Your Face),和美國天王法蘭克·辛納屈(Frank Sinatra)時空對唱的同名曲《天長地久》(All The Way)。鄉村樂天后仙妮亞·唐恩(Shania Twain)作為和聲歌手歌手出現在了這張專輯裡,她為專輯當中的單曲《如果牆能說話》(If Walls Could Talk)進行和聲歌手工作。此專輯在十七個國家登頂,美國銷量達九百萬、日本獲得雙鑽石認證、加拿大獲得鑽石認證(這也是席琳在加拿大連續締造的第六張鑽石專輯),世界其他國家或地區都獲得白金或多白金認證,全球銷量超過二千二百萬張,為當時美國精選輯銷售量第二的精選專輯。到九十年代末為止,席琳已經在世界範圍內賣出超過一億張專輯的成就。席琳說道,她已經經歷了很多的事情,她覺得自己應該退後一步來更好的享受生活。另外,丈夫Angélil被檢查出有咽喉癌這件事情更促使她想要引退,專輯終成為了席琳給歌迷暫別的最後禮物。2002年,基於丈夫情況良好,席琳再次復出歌壇,發行第七張英語專輯《新的一天來到》(A New Day Has Come)。席琳說:「我的靈魂想表達自己,我的心想歌唱」。唱片封面上的席琳和兩年以前的她不太一樣了,少了那種對音樂的傲氣,而是更多了媽媽的味道。專輯的主題是「全新的開始」,儘管專輯裡沒有呈現出太多的音樂風格,但一些流行舞曲風格的歌曲如《我還活著》(I'm Alive)及《對不起你的錯愛》(Sorry For Love)出現了在專輯裡,其他的則基本上是成人抒情風格的歌曲。同名歌曲《新的一天來到》(A New Day Has Come)、《大自然男孩》(Nature Boy)及《再見是最傷心的字眼》(Goodbye's (The Saddest Word) )呈現出席琳更為成熟的一面,這種改變源自於席琳當上了母親的責任和自己親新的體會,席琳親身也說了,「成為母親的人才會真正的長大」。這張專輯中還有一首不得不提及的歌曲《我投降》(I Surrender),雖然這首歌沒有作為單曲發行,但直至到現在,幾乎所有美國的甚至世界各地的選秀節目都會有參賽者選擇這首歌作為參賽曲目,這其中包括美國偶像中的凱莉·克萊森、Anthony Fedorov及莉·隆斯。英國歌手Nicki French在2004年發行了這首歌的舞曲版。波蘭歌手Edyta Górniak也翻唱這首歌的波蘭語版本,取名《List》。台灣歌手林志炫也翻唱了中文版本《沒離開過》。當然,這首歌也出現在了席琳後來的駐唱當中。《新的一天來到》再現了她在商業上的成功,專輯在超過二十三個國家排行榜上登頂(其中首周以五十五萬八千的銷量空降告示板排行榜冠軍),全球銷售量為約1200萬張。然而,評論界依然對這張專輯進行了毫不留情的批評,認為這張專輯無法給人留下深刻印象,歌詞也顯得空洞毫無生氣。這張專輯也暗示了席琳沒有能力超越她曾經創造出來的輝煌之牆,如「老套」、「毫無新意」這樣的詞語也頻頻出現在即使最寬容的評論里。在2003年2月全美音樂獎之成人抒情(Adult Contemporary)類別當中,席琳獲得「最喜愛的藝術家」(Favorite Artist)獎項。同年3月25號席琳發行第8張英語專輯《一顆心》(One Heart),濃縮了她對於生命中的快樂的欣賞和感激之情。大量的流行舞曲類歌曲構成了《一顆心》的主體部分,與她以前曾經被廣泛接受的令人感動的成人抒情歌曲完全不一樣。《一顆心》也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成功,在全球銷售超過八百萬張,成為全球年度前十名。翻唱自羅伊·奧比森的首支單曲《我開了一整夜的車》(I Drove All Night)開始了席琳與Chrysler汽車公司的商業合作,成為新車款代言的電視廣告曲。這首歌融合了流行舞曲、搖滾風格、流行速度感及帶電的新世代口味,重新詮釋80年代女歌手辛蒂·羅波(Cyndi Lauper)的89年經典曲,席琳唱出了專屬於她的個人風格,曲風更加強勁有力,是專輯中最為出彩的作品,與專輯同名單曲《一顆心》輕快愉悅的風格,如沐春風般鼓動人們相信愛的力量,將會因此找到暢快人生出口。儘管她的專輯仍然取得成功,反而席琳連續兩張專輯在評論界不太成功,這種延續商業成功的趨勢逐漸有緩慢下來的跡象。席琳後期的作品在電台上的點播越來越少,這是由於席琳的歌曲主題和內容都只適合在成人抒情電台上播放,及受到了年齡增長的潛規則限制,也就只能獲得很少的點播。電台對於席琳、瑪麗亞·凱莉以及惠特尼·休斯頓這樣的流行歌手的支持度越來越少了,它們的播放熱點是那些快節奏歌曲。1996年至2003年這段期間是席琳最為成功的時候,於2000年席琳被美國滾石雜誌評為美國90年代最重要的三位歌手之一(另二位是瑪麗亞凱莉、惠妮休斯頓)。2003年3月至2007年12月,席琳在拉斯維加斯展開了為期五年的駐唱演唱會,命名為「新的一天...」(A New Day),五年間的場次總數為七百三十二場,票房斬獲近四億美元,載譽全球,成為史上最高票房女子演唱會的第二名。流行樂天王麥可·傑克森也觀看了席琳的演出,席琳亦表示當晚只看到麥可一人在台下觀看著她的表演[23]。儘管門票非常的昂貴,演唱會也受到了觀眾們的廣泛好評。自從2003年開始演出以來,幾乎每晚的票都全部售罄。根據專業報紙《The Pollstar》的報導,席琳在2005年上半年賣出了三十二萬二千張票,票房收入總計達到四千三百九十萬美元,在告示板半年總結的票房排行榜上,席琳排名第二位。直到2005年6月為止,總共三百八十四場演出中有三百一十五場的票是全部售罄。基於演唱會的巨大成功,席琳的駐唱合約由2005年完結延長至2007年,席琳創造了超過七百場座無虛席的表演,具體的酬勞並沒有公佈。席琳的駐唱表演的錄音也彙編成了一張現場專輯作了商業發行,同樣取得巨大成功。另外,席琳的駐唱演唱會於開幕前被眾多媒體名為《音樂界史上最大的賭注》,這是基於以往並沒有任何一位歌手像席琳那樣相當冒險地在同一個地點舉辦極為龐大數目的演唱會,所有媒體都不太看好這次的演唱會,因為是需要到歌迷親自從世界各地流入拉斯維加斯中看演唱會,而並不是歌手本身飛往世界各地開辦演唱會,最終這「賭注」成為了非常成功的開創先河的實驗,為後續不少前輩、平輩及後輩歌手的發展模式留下了一條全新的道路。2004年10月,席琳發行第九張英語專輯《奇蹟》(Miracle),席琳的音樂開始轉向更加具有母性色彩。《奇蹟》是席琳聯同攝影家Anne Geddes跨媒體合作的專輯,合作的中心主題是表現嬰兒和母親。這張專輯由一些搖籃曲和散發著母性光芒的歌曲組成,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作品是翻唱爵士樂之父路易斯·阿姆斯壯(Louis Armstrong)的名曲《如此美妙的世界》(What A Wonderful World)以及《美麗的男孩》(Beautiful Boy)。這張專輯幾乎沒有引起任何反應,這是基於這張專輯屬於非主流的音樂。告示板雜誌的Chuck Taylor撰文稱單曲《美麗的男孩》是「一個意料之外的珍品」,並表示席琳是「經典且全能的藝術家」;而《Entertainment Weekly》的Nancy Miller則評論道:「地球媽媽的整個表演都只是機會主義者的行為體現」。另一方面,同年席琳從奧斯卡最佳男主角麥克·道格拉斯(Michael Douglas)的手中獲得了《世界音樂獎》的鑽石獎,並得到《史上最暢銷女藝人》(The Best-selling Female Artist of All Time)的表彰[24]。2007年,席琳發行她的第十張專輯《把握機會》(Taking Chances),這張專輯引起全球熱銷,在至少十三個國家打進前十二名,成為告示板之歐洲音樂排行榜的第一名,席林重回天后地位,這張專輯全球銷量已經超過三百萬張。同時期在此不久之前,席琳亦發行了一張法語專輯《她們》(D'elles),專輯在加拿大及法國登上第一名成績,全球銷量已超過一百萬張。2008至2009年,因應宣傳兩張新專輯,席琳於是決定舉辦一次全球大型的世界巡迴演唱會,《把握機會》(Taking Chances)世界巡迴演唱會在2月14日從南非約翰尼斯堡起跑,這是席琳八年來第一次巡迴演出,並且首次涉足中國(包括澳門及上海),範圍涵蓋世界四十二座城市,北美五十五座城市,共九十七座城市。最終票房成績驚人,共斬獲兩億八千萬美金票房,列為全球女歌手票房第三名的巡迴演唱會。2008年5月22日,法國總統薩科齊在總統府愛麗舍宮舉行儀式,授予席琳狄翁榮譽騎士勳章[25]。當天,席琳·狄翁在母親、丈夫兼經紀人、兒子等眾多親友的陪伴下來到愛麗舍宮,她表示十分榮幸能夠被授予騎士勳章。2008年席琳發行一張精選輯《極上完美》(Complete Best),此精選集只在日本發行,另外亦發行了一張新歌加精選專輯《吾愛:終極精選集》(My Love: Ultimate Essential Collection),《極上完美》是一張成功的精選輯,在日本銷售超過20萬張;而《吾愛:終極精選集》這張專輯也在全球銷售超過200萬張。結束了世界巡迴演出後,席琳開始休息了起來,在這段期間裡,席琳產下了雙胞胎過著家庭生活,甚少接觸工作。2011年,席琳回歸拉斯維加斯凱撒皇宮進行簡單名為「席琳秀」(Celine)的長期演出,演出合共長達四年,後期再續約延長至2019年。此次駐唱模式與上次駐唱大不同,純為樂團、舞台效果及歌手三方面的演出,少了以往加入舞者以戲劇性的表演演出。駐唱直至2014年7月29日為止,已吸引超過八十七萬人次觀看,暫時斬獲超過一億三千萬美金的票房收入,剛好平了席琳於1998年的世界巡迴演唱會票房的紀錄,成為席琳個人名下第三高票房的演唱會。2012年11月,席琳發表了她全新的法語專輯《放手去愛》(Sans Attendre),在法國首周空降冠軍,銷量達到九萬六千張,最終拿下2012年年度專輯亞軍(2012年年度法語專輯冠軍)。在加拿大更是打破記錄,成為Nielsen Soundscan自1995年統計以來首周銷量最高的法語專輯(加拿大首周銷量最高的專輯也是席琳自己的《談情說愛》(Let's Talk About Love)),並且發行兩個月銷量超過二十萬,成為加拿大2012年僅有的銷量超過二十萬的五張專輯之一,專輯亦獲加拿大朱諾獎數項提名。《放手去愛》還奪下比利時冠軍寶座,更是創造了近年來法語專輯的又一奇蹟:時隔十多年年再次登上英國專輯榜。《放手去愛》(Sans Attendre)是2012年全球最暢銷法語專輯,在法國總共售出80萬張,獲認證為鑽石唱片,此專輯是自1998年以來第一張鑽石唱片,是席琳個人第五張在法國的鑽石唱片,為女歌手中歷史第二名,在全球亦售出超過一百五十萬張。2013年,席琳在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上受邀演出,是中國春晚有史以來最大牌的巨星。在高曉松指導下,用音標註音的幫助,席琳只用了五個小時就學會中文歌曲《茉莉花》。當晚席琳身著Dolce & Gabbana 2012秋季系列的金色亮片裙亮相,以靈歌唱法與宋祖英合作演唱了中國民歌《茉莉花》,並獨唱了個人代表作《我心永恆》,獲得好評。同年,全新英文大碟《為愛重生》(Loved Me Back To Life)同名首張單曲於7月27日在魁北克演唱會首唱,各大媒體以「醉人」(Fascinating)、「了不起」(Great)、「現代感」(Modern)等形容詞給與高度評價,更評以4.9分的高分(5分為滿分)。《為愛重生》(Loved Me Back To Life)專輯正式於2013年11月1日發行,專輯在加拿大極為成功,首周銷量為十萬六千張,成功打入加拿大歷史中首周銷量紀錄第九名,使席琳在歷史首周銷量榜有三張專輯入榜,為全部歌手中之最,專輯亦在加拿大獲四白金銷量認證,成績不俗。其他地區如英國獲白金唱片認證,法國獲雙白金唱片認證,比利時、南非、波蘭、瑞士等國家亦獲金唱片認證,美國售出約為二十八萬張,總計下來全球銷量約為一百五十萬張,基於市場大不如前,成績尚算成功,還能剛剛好比肩當紅歌手的銷售成績。2014年6月29日,席琳發表了一段視頻為2014年年底的亞洲巡迴演唱會打開序幕,率先公布了日本的四場資料,分別於名古屋巨蛋、大阪巨蛋及東京巨蛋舉行四場演唱會,其中東京巨蛋將會舉行兩場,預計最多吸納總人數為約十八萬人次。傳聞中國大陸、台灣、菲律賓、馬來西亞及澳門等亦是此亞洲巡迴演唱會的分站,巡迴演唱會詳情亦需等待官方進一步確認。2014年8月13日,席琳官方發表了一份聲明,鑑於丈夫雷尼癌症情況復發及席琳喉嚨發炎情況並未完全康復,席琳將會取消是次亞洲巡迴演唱會及暫時全面停止在拉斯維加斯的駐唱,直至另行通知。席琳將會暫時休息並把重心再一次放在家庭之中,不得不把手中兩個演唱會項目取消及延後,基於亞洲巡迴演唱會中的日本站及菲律賓站已開售,大約十多萬張票將會進行退票工作,席琳亦向全球歌迷致歉,希望能體諒席琳目前家庭及健康的情況,亦答謝歌迷一直以來的愛戴及支持。2015年3月25日,席琳接受了《早安美國》的獨家訪問,內容談及丈夫雷尼的癌症情況及復出細節,席琳在采訪中不禁流淚談道丈夫必須依靠餵食管幫助進行吞食,自己每天重複地親身照顧癌症復發的丈夫及現年四歲的雙胞胎;席琳另一方面亦宣布基於丈夫情況已變好,將於今年8月27日重返凱撒官繼續進行駐唱表演,屆時將會有重大改變,包括歌曲及演出細節。2016年2月23日,席琳收拾心情重返拉斯維加斯舞台,當晚席琳狀態維持原本一貫的水準,但當演唱至《獨自一人》(All By Myself)的後半段的時候,席琳控制不住情緒憶起剛離世的丈夫,完成不了完整的表演,全場觀眾站起來為席琳鼓掌以示支持及鼓勵,場面令人相當動容[26]。同年5月22日,席琳獲《告示牌》(Billboard Music Awards)頒發《時代標誌終生成就獎》(Icon Award)以認可席琳在文化層面上的影響力及其在創造力上和娛樂文化上具有偉大傑出及歷久不衰的表現[27],席琳在音樂典禮上表演了皇后樂團的《定必堅持下去》(The Show Must Go On)[28],旨在獻給剛離世的丈夫,並藉著告訴他席琳繼續會撐下去。《告示牌》給予席琳一個特別的驚喜,遨請了席琳的長子查爾斯作為特別嘉賓為席琳頒發獎項,席琳看到兒子上台的一刻,激動得流下了淚,並表示自己不想在兒子面前哭,想在三個孩子面前擔當成一個堅強的母親,在講辭的最後,席琳舉起獎項,向離世的丈夫大喊道:The Show Must Go On!(我會繼續堅持下去!)[29]。二天後,於同年5月24日,席琳發表了新法語單曲《再一個夜晚》(Encore Un Soir),內容講述時間及歌曲是獻給離世的丈夫,單曲是由法國傳奇音樂家讓-雅克·高德曼(JJ Goldman)曲詞包辦,該單曲以三天的成績在法國空降冠軍,並連續取得兩周單曲榜的冠軍位置,成為席琳在法國的第六支冠軍單曲,同時也打破了法國個人最多在榜冠軍曲的紀錄,總冠軍周數為38周。同年6月20日起,席琳將會舉行法語巡迴演唱會,主要涉足北美洲及歐洲,總場數暫為28場且已完全售罄,這將會是席琳個人法語巡迴演唱會生涯中,票房為最高的一次。2017年1月20日,席琳在官方臉書公布將會為電影《美女與野獸真人版》的原聲帶獻唱,席琳表示相當榮幸可以再一次為這電影演唱一首全新的歌曲,名為《將瞬間變成永恆》(How Does A Moment Last Forever)。而席琳個人於1991年為動畫版演唱的《美女與野獸》同名主題曲亦被收入當中,但歌曲將會被亞莉安娜·格蘭德(Ariana Grande)及約翰·傳奇(John Legend)攜手翻唱。1月25日,席琳發表了視頻正式宣佈將舉行2017夏季歐洲巡迴演唱會,演唱會將會涉足英國、荷蘭、法國、瑞士、德國、丹麥、瑞典等國家,總數為16場的演唱會。基於反應熱烈,英國及法國將會追加總數為7場的演出,總場數暫為23場。1月27日,席琳與關·史蒂芬妮(Gwen Stefani)共同參與了《今日秀》(Today Show)的訪談,內容談及了席琳將成為史蒂芬妮2017年的美國《好聲音》(The Voice)隊的助教,以協助隊上的參賽者在比賽上給予指點及意見。5月21日,為慶祝電影鐵達尼號20周年紀念,席琳出席美國2017年告示牌頒獎典禮(Billboard Music Awards)並擔任表演嘉賓,穿上一身高貴典雅全白色高級訂製禮服演唱其主題曲《我心永恆》(My Heart Will Go On),全場觀眾亦跟著席琳一起高唱及在表演結束時給予站立掌聲以示尊敬。告示牌亦表揚席琳的表演為當晚全場最佳的表演,讚嘆席琳歌聲的全面性以及歌曲的影響力會像歌曲名字一樣永恆[30]。其他眾多媒體也對席琳的表演讚不絕口,其中滾石雜誌將宏偉及莊嚴的形容詞套用在席琳的表現上,亦評鑑整個表演從頭到尾都是相當出色,並讚嘆席琳再一次展示其優秀的音域及其對歌曲收尾的即興哼唱部分發揮得相當的優美[31]。7月21日,席琳的唱片公司發行了一張法國限定的精選專輯《只有些少》(Un peu de nous),專輯純粹為近期巡迴演唱會的副產品,在零宣傳的情況下,專輯亦輕鬆登上了法國專輯榜連續三周冠軍位置,成為了席琳個人的第18張法國冠軍專輯。8月5日,席琳在蘇格蘭進行最後一場的夏季巡迴演唱會,正式宣告為歐洲巡迴演唱會拉下序幕以及即將回歸至拉斯維加斯進行剩下9月份以後的場次,25場的小型巡迴演唱會最終斬獲超過6300萬美金的票房。2018年1月12日,席琳在官方臉書公布將會於本年度夏季將會舉行一場小型巡迴演唱會,將會涉足亞洲及大洋洲作為本次巡迴演唱會的主要演出地方,包括東京、澳門、台北、新加玻、雅加達、曼谷、馬尼拉、雪梨、布里斯班、珀斯、墨爾本及奧克蘭,總數為22場,最終演唱會斬獲5738萬美金。其中台北場次打破了海外歌手的票房紀錄及場次紀錄,獲得總數3億台幣紀錄以及連開三場的紀錄。同年5月3日,席琳發行了新單曲及新音樂錄影帶《浴火重生》(Ashes),此曲是為《死侍2》(Deadpool 2)獻唱主題曲。9月24日,席琳正式宣佈其駐唱演唱會將於2019年6月8日完滿結束,歷時8年時間,連同著之前首輪駐唱時間已經歷了15年之久的時間,代表著拉斯維加斯一個娛樂時代的終結,席琳亦表示不會再續簽於拉斯維加斯的合約。AEG Presents / Concerts West的聯合首席執行官約翰梅格倫(John Meglen)告訴ET雜誌說道:「席琳當年用了很大的信心於拉斯維加斯做出如此大的賭注--《新的一天...》,看看她如何改變了現時拉斯維加斯的娛樂格局。她當年開始的是一個對常人來說是非常瘋狂的理念,但現時已經成為了常態,現在每個歌手都想在拉斯維加斯演唱。我們所有人都非常感謝席琳讓拉斯維加斯成為世界娛樂之都。[32]」2019年4月3日,席琳於美國洛杉磯舉辦了一場特別的發佈會,宣佈今年將舉辦一場大型的世界巡迴演唱會,暫時只公布了66場的北美地區的場地,9月18日將於魁北克為起點出發。同時,席琳亦宣佈了今年11月亦會推出一張新專輯,同名為《勇氣》(Courage),席琳只透露了其專輯有與希雅(Sia)再度合作,亦錄了48首歌曲去分配在新專輯中。2019年6月8日,拉斯維加斯秀正式完美落幕,結束總歷時16年的駐唱長跑,席琳同時演唱了新專輯中的單曲《獨自飛翔》(Flying On My Own)並上載至官方Youtube頻道作為離開拉斯維加斯的告別曲及其編寫事業新一頁的歌曲,寓意席琳就算失去了老公同行也能獨自面對及決定自己未來的事業路。9月18日,席琳同時間發表了三首新單曲作為新專輯的主打歌曲,分別為專輯同名單曲《勇氣》(Courage)、《不完美》(Imperfections) 及《承受》(Lying Down)。11月15日,新專輯正式發行,在全球Itunes銷量榜名列第一名長達一周,在美國《告示牌200大專輯》(Billboard 200)中空降第一名,成為繼2002年專輯《新的一天》(A New Day Has Come)後再拿下冠軍位置,拿下個人名下第5張美國冠軍專輯,亦成為繼芭芭拉·史翠珊(6個10年)及珍娜·傑克森(4個10年)後,與惠妮·休斯頓(3個10年)、布蘭妮·斯皮爾斯(3個10年)及瑪丹娜(3個10年)並列第3名在3個10年內都有冠軍專輯紀錄的女歌手。新專輯在各媒體拿下正面的評價,當中滾石雜誌(Rolling Stone Magazine)將新專輯評定為3星半[33],形容席琳的新專輯推出的時間點相當完美及專輯風格令人驚喜,像當年雪兒的專輯《相信》(Believe)一樣,值得年青一輩再次欣賞及認可這位跟得上時代腳步的天后,亦稱席琳的音樂事業從不需要所謂的捲土重來,因席琳的流行音樂使我們一直需要她。2001年席琳成為母親,誕下第一位長子。2005年卡特琳娜颶風襲擊美國後,平時很少提及政治話題的席琳在《賴瑞金現場》節目中抨擊了小布希政府在救助災民時的反應和動員速度簡直慢得出奇:「還有那麼多人在等待救援。(政府拖沓的作為)在我看來是無法接受的... 為什麼(美國政府)往其它國家派飛機瞬間塗炭掉萬千生靈就那麼容易呢?我們本應(在危難時刻積極)為自己的國家效力。」[34]訪談過後,她還表示「我在和賴瑞金或者其他人上熱播節目時,我們就是公眾矚目的焦點,這一點很重要。我當然有自己的觀點(想要表達),但我是一個歌手,不是一個政客。」[35]2010年12月,席琳產下雙胞胎兒子。2015年3月25日,席琳接受了《早安美國》的獨家訪問,內容談及丈夫René的癌症情況及復出細節,席琳在采訪中不禁流淚談道丈夫必須依靠餵食管幫助進行吞食,自己每天重複地親身照顧癌症復發的丈夫及現年四歲的雙胞胎;席琳另一方面亦宣佈基於丈夫情況已變好,將於今年8月27日重返凱撒官繼續進行駐唱表演。2016年1月14日,席琳的丈夫雷內於拉斯維加斯的家中因不敵癌症而逝世,終年73歲。席琳的丈夫早於1999年被發現患上癌症,其後治療成功,後在2014年後期發現癌症復發,正面並積極地對抗病情長達一年多,可惜最終依然不敵病情離開世界。雷內的葬禮將會以國葬的形式進行,並且選址在當年1994年與席琳結婚的地方蒙特婁聖母聖殿(Notre-Dame Basilica)中舉辦。另外相當不幸地,席琳的哥哥丹尼爾亦於雷內離世不到一天的時候也離開了這個世界,亦是因為癌症而帶走丹尼爾的生命。席琳認識了在好萊塢工作的當紅造型師Law Roach,亦因此把她的衣著潮流提升。而於2018年7月,席琳不時把西裝打扮放上社交網站,引起粉絲們的討論[36]。席琳的音樂受流行、搖滾、福音、R&B和靈魂等多種風格影響。她的歌詞內容則多以「對貧困和飢餓的關注」、「在心靈與精神層面的探尋」以及「對愛與浪漫的詮釋」為主題。[37][38]在第1個孩子出生後,席琳逐漸增加有關了「母愛」這一新主題的作品數量。[39][40][41][42]席琳從小至今視不少巨星為偶像,如安瑪莉、芭芭拉·史翠珊、麥可·傑克森、艾瑞莎·弗蘭克林、卡洛爾·金及比吉斯等人,這些人都是曾經相互以不同形式合作過的。另一方面,席琳還欣賞不少前輩,如雪兒、蒂娜·特娜及伊特·珍等。除此之外,席琳還相當欣賞及相當愛慕於與她同時代的一位女歌手惠特尼·休斯頓,縱使媒體經常拿兩者作唱功上的比較,但席琳在不少媒體中依然對惠特尼的音樂及聲音讚口不絕。有不少評論批評席琳作品中的煽情元素過於泛濫,甚至使之為流行音樂和靈魂樂的一個退步(retreat)。[43][44]《Rolling Stone》雜誌的Keith Harris說「席琳(作品中過多)的煽情元素是空洞無物的,讓人感覺有些輕浮於表面,而非絕那種(本該有的)靦腆與羞澀之感... (她)處於艾瑞莎 - 惠特妮 - 瑪麗亞這一系列人物所走過軌跡的最後一環。不但沒有發生(與剛才所列軌跡相比的)偏差,席琳還實實在在地成為了流行音樂中特定的一類煽情風格的活廣告——(煽情程度)多多益善,天花亂墜都嫌不夠,情感越成熟就代表越真實。」[45]與此形成對比的是她的法語作品。她的法語作品比英語作品風格更多變,意味也更深沉(指情感的表達不會停留於表面)。正因為這樣,她的法語專輯獲得了很高的褒獎。[21][46]曾有評論因席琳很少參與歌曲製作,認為這樣會導致其作品顯得泛而不精[46],缺少來自歌手本人的情感共鳴[21]。席琳在音樂環境中長大,姐妹都是音樂人。她自己涉獵過鋼琴、吉他等多種樂器。在專輯《Falling into You》的錄製過程中,她也親自演奏了Fender Stratocaster。[47]雖然參與得不多,但席琳確實參與過一些歌曲的創作。其中還包括一些寫給其他歌手(如Marc Dupre)的歌曲。伴隨事業發展,她在各音樂製作環節中的參與度也在逐漸增加。在製作第1張英語專輯時,她表達過一些對製作的不滿。如果當時她積極參與到製作過程中去,也許這些到製作後期才出現的爭論就可以更早避免。另外,當時她對英語的掌握還未達到很熟悉的程度,在參與交流的時候有些意思可能不能表達到恰到好處。[21]在第2張專輯《席琳·狄翁》製作時,她對各環節增加了更多的監督,希望能打消掉先前評論家們對上一張專輯中某些不足之處的指指點點。她認為宣布這張專輯的完成又將是一個令人憂慮的選擇,因為仍不可能會令其他人100%滿意,但已經算是達到自己心目中的標準了。[21]除在早期幾張法語專輯中有親自寫過一些歌曲外,席琳還在《Let's Talk About Love》和《These Are Special Times》中寫過幾首歌。[48]席琳經常會在各種媒體節目中被拿出來說事,比如開一些小的玩笑[49]或者被人故意模仿取樂。搞怪模仿的對象多是她的口音和各種習慣性手勢。其中對她的搞怪頻率比較高的節目有《MADtv》、《周六夜現場》、《南方公園》、《Royal Canadian Air Farce》和《This Hour Has 22 Minutes》等。不過,席琳曾表示自己對此並不在意,而且覺得能有不少人樂意花時間去模仿自己是一件足以津津樂道的事情。[50]她還邀請過曾經在《周六夜現場》中模仿過自己的Ana Gasteyer在自己的紐約演唱會上現場表演。2015年,在第55屆《瑞典旋律節》中,主持人桑娜·尼爾森就模仿席琳·狄翁唱了一段她當年奪冠的歌曲《Ne partez pas sans moi》。席琳的聲音被視為流行音樂界最有影響力的聲音之一[43][21][51]。美國版時代雜誌(Time Magazine)於1996年稱席琳為流行天后(The Divas of Pop)並獨佔雜誌封面[52]。Linda Lister在《Divafication: The Deification of Modern Female Pop Stars》中將對90年代唱片業有巨大影響的席琳、惠特尼·休斯頓和瑪麗亞·凱莉等女藝人稱為「流行樂女王」(Queen of Pop)。[53]《Blender》雜誌曾將席琳列為「22位最偉大的歌手」(22 Greatest Voices in Music)中的第9名。而《Cove》雜誌則將她列在「100位傑出流行歌唱藝人」(The 100 Outstanding Pop Vocalists)中的第5名。[54][55][56]人們常拿席琳的歌唱風格與瑪麗亞·凱莉及惠特尼·休斯頓作比較,也常拿席琳的嗓音與她本人的偶像芭芭拉·史翠珊作比較。[57]不少資料認為,席琳擁有橫跨5個八度的音域。[58][59][60]但可以肯定的是,席琳至少擁有從B2到Eb6共跨越3個八度的音域。[61][62]席琳曾自認為是一個次女高音(mezzo-soprano)。[63]不過,古典的音域分類方式如何應用於新形勢的音樂演唱本身就是一個存在一些爭議的問題。[64]音樂指揮家長野健曾經表示自己很想聽一聽席琳唱歌劇是什麼效果。他聽完席琳演唱《卡門》中的2段獨唱後,未對音域進行詳細分類,只是評論說「你唱的是女高音」。[63]人們用「細而略帶鼻音」(thin, slightly nasal)[65]、帶有「急促的稍低音」(a raspy lower register)和「玻璃鈴鐺一樣清脆的高調」(bell glass-like high notes)[66]等詞描述她的音質。席琳的唱功常受到評論褒獎。[67]《The Buffalo News》的Jim Santella曾描述「席琳·狄翁的聲音像鐵拳藏在鵝絨手套中一般(剛柔相濟),其力量隱蔽在柔滑的顫音之中,透露出其在唱功方面的強大造詣。」[68]《The Buffalo News》的另一評論員Jeff Miers說:「她的聲音超越到了人類的極致。她(能)全力衝上高音,同時自如地收發顫音,還能完美地把握好音調(的微妙變化)。整個過程就像是她在乾淨利落地將一束玉米剝皮。」[69]《The New York Times》編輯Stephen Holden說席琳的「各方面功夫都很齊全。她可以對各種花唱(英語:melismas)技巧信手拈來,演繹出攝人心魄的歌唱表現,能在穩住音調細微波動的同時長時間地飈出高音。而在二人合唱中... 能看出她是個(配合程度)很靠得住的和聲歌手。(即指她的配合水平高,與別人總能很快默契配合。)」[65][70]長野健說「(席琳是一個)有敏銳聽覺、良好資質以及完美境界的音樂人,令人羨慕嫉妒」。[63][71]《時代》編輯Charles Alexander說「(她的)聲音能從輕聲的低語毫不費力地滑移到極高的音調,仿佛一種融力量感與優雅於一體的甜蜜的樂笛聲。」[18][72][73]對於經常演唱的法語曲目,席琳將自己的唱腔裝飾得更精緻和更具表現力,帶上了一層「更富有溫柔和親密感」(more tender and intimate)的抒情色彩。[74]與席琳有過密切合作的法國唱作人Luc Plamondon曾稱席琳吸納了法國、魁北克、美國三地的歌謠演唱風格。[74]她的同名專輯上寫著「記住這個名字,因為這個聲音將使你永久無法忘懷」(Remember the name because you'll never forget the voice)。音樂製作人及前任美國偶像裁判之一蘭道爾·大流士·蘭迪·傑克遜說:"席琳·狄翁、惠特尼·休斯頓及瑪麗亞·凱莉是在黃金時代裡擁有最棒聲音的歌手,很多女歌手都很推祟。[75]"
文化評論家卡爾·威爾遜指出,席琳的知名度與影響力是依然流存,這些東西都可以在美國偶像裡一一體現。在過去十年的大規模音樂現象下,席琳依然非常札實地成為年輕人采樣成為歌手的對象。[76]現代很多歌手都深受席琳影響或視她為偶像,如蕾哈娜[77]、布蘭妮·斯皮爾斯、芮塔·歐拉[78]、克莉絲汀·阿奎萊拉[79]、喬許·葛洛班[80]、愛黛兒[81]、女神卡卡[82]、黛兒塔[83]、里歐娜·路易斯[84]、亞莉安娜·格蘭德[85]、法蘭克海洋[86]、夏芮絲[87]、泰勒絲[88]、珍妮佛·哈德森、喬安娜·李文絲奇、潔西 J、裘汀·史芭克絲、凡妮莎·哈金斯、費絲·希爾、凱蒂·佩芮、凱莉·克萊森及蘿拉·菲比安等人。在蘿拉的其中一張專輯Toutes les femmes en moi中,她展現了她極愛幕席琳的一面,專輯裡其中一段文字寫下:"我會一直一直注意著你的音樂,欣賞著你對音樂的熱情,嘗試跟你一樣把歌曲唱得有它的色彩和和諧。"除了不少人把席琳當成偶像外,很多歌手亦對席琳的聲音表示欣賞及對席琳的唱功表示讚嘆,如卡洛爾·金[89]、碧昂絲·諾利斯[90]、艾爾頓·強[91]、妮可·舒辛格[92]、萊諾·李奇[93]、酷玩樂團[94]、卡洛斯·山塔那[95]、賈斯汀[96]、雪兒[97]、仙妮亞·唐恩[98]、讓-雅克·高德曼[99]、尼歐 (歌手)[100]、芭芭拉·史翠珊、盧奇亞諾·帕華洛帝、比吉斯、喬治·馬丁等人。在法語文化層面上,席琳一直致力於將法語音樂帶到世界各地進行演唱,令世界各地不同的人都能接觸法語音樂,其中席琳於1995年的一張專輯《他們》(D'eux)是目前全球最高銷量的法語專輯,在一些非法語國家如英國、日本、波蘭、希臘等市場取下非預期性的成功,其中英國更拿下金唱片認證的創先河的紀錄。於2008年5月22日,席琳在巴黎接受法國總統薩科齊親自頒發法國最高榮耀的法國榮譽軍團勳章[101][102],勳章認證席琳在宣傳法語文化上有著極高的推動力及影響力。除了後期把法語文化推動到世界各地外,席琳已經早於1996年接受了法國政府文化部頒下來的法蘭西藝術與文學勳章中的騎士勳章以表揚席琳在文學界或藝術界是具有傑出貢獻的人物[103]。在加拿大音樂行業層面上,於1999年,席琳成為了繼布萊恩·亞當斯及安瑪莉後第三位歌手進駐加拿大廣播名人堂(Canadian Broadcast Hall of Fame)以認證席琳對加拿大音樂行業的高度貢獻[104]。2013年7月26日,席琳亦在加拿大接受了加拿大總督頒發的加拿大勳章[105],此國家級獎項以認證席琳在加拿大國家層面上有著極高的影響力。同年也在加拿大拿下加拿大星光大道(Canada's Walk of Fame)中屬於自己的星星。美國VH1將席琳位列於《史上最偉大流行文化偶像前200名》(200 Greatest Pop Culture Icons of All Time)排行榜中的第64名,歌手排名中的第12名[106]。於2003年,VH1也把席琳評為《影片時代最佳50大女性》(50 Greatest Women of the Video Era)中的第10名[107]。美國搖滾名人堂也將席琳其中之一的專輯《戀上你》(Falling Into You)列於其《史上最權威的200張專輯》(The Definitive 200 Albums)排名榜中的第97名[108]。2004年,席琳也在美國好萊塢星光大道(Hollywood Walk of Fame)以歌手身份拿下屬於自己的星星。法語錄音室專輯英語錄音室專輯席琳事業生涯裡總共舉辦了14次正式且有數字統計的巡迴演唱會及駐唱演唱會,總票房達到14億+美元,全球只有兩位女歌手能達到如此的高度,另一位是瑪丹娜。以下將回顧一下各個巡演的票房成績。註:直至2016年為止,席琳總共舉辦了最少1900場或以上的演唱會,總共吸納了超過14,000,000名觀眾參與,總票房亦超過13億美金或以上。另一方面,席琳是全球舉辦過最多正式演唱會場數的歌手。

影視作品

資料回報
感謝您的回報,神搜探員將近快審核並修正資訊。
您目前所在的頁面 - 演職人員瑟琳迪昂
回報屬性
問題描述
Copyright © 2023 TNL Mediage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