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芙蕾達·賽琳娜·蘋托(印地語:फ्रीडा पिंटो、英語:Freida Selena Pinto,1984年10月18日-)是一名主要在美國和英國電影中演出的印度女演員。她在印度孟買出生並長大,很小時就立志要當演員。就讀孟買聖沙勿略學院期間,她曾參與業餘戲劇演出。畢業後,她還短暫從事過模特和電視節目主持人的工作。蘋托因2008年的英國劇情片《貧民百萬富翁》一炮走紅,並以這部電影處女作贏得棕櫚泉國際影展最具突破演出獎,還獲得英國電影學院獎、MTV電影大獎和青少年票選獎提名。接下來她又在多部美國和英國電影中亮相,大多是出演配角。她在商業上最成功的作品是2011年的科幻片《猩球崛起》。2011年,蘋托因在麥可·溫特伯頓執導的《美麗的黛絲娜》中扮演電影同名女主角獲得廣泛關注。2014年,她又因出演傳記片《舞自由》獲得評論界好評。雖然印度媒體稱讚蘋托在外國電影中打破印度女性的刻板形象,但她本人在印度影壇的知名度不高。從影後,她還投身人道主義事業,並為女性和兒童權利代言。芙蕾達·賽琳娜·蘋托於1984年10月18日在印度孟買出生,父母都是門格洛爾天主教徒[a],源自過去屬葡萄牙殖民地的果阿邦。她的父親弗雷德里克·蘋托(Frederick Pinto)是巴羅達銀行的分行高級經理,母親西爾維亞·蘋托(Sylvia Pinto)則是孟買戈雷加奧恩(Goregaon)聖約翰高中的校長。芙蕾達還有個名叫莎朗(Sharon)的姐姐,在新德里電視台上班。蘋托在馬拉德(Malad)長大,家中生活水準達到中產階級水平。早在五歲那樣,她就想成為演員,童年時經常打扮自己模仿電視中的演員。據蘋托回憶,蘇絲米塔·森贏得1994年環球小姐桂冠令她深受啟發,「整個國家都為她深感自豪,當時我就想,總有一天我也要像她那樣。」蘋托先是在馬拉德的聖若瑟卡梅爾修道院女校就讀,然後獲孟買聖沙勿略學院錄取,主修英語文學,輔修心理學和經濟學。高校求學期間,她曾參與業餘戲劇演出,但一直等到2005年畢業後才開始接受表演和模特工作邀約。雖然年幼時就立志投身表演事業,但蘋托直到上大學時看過《女魔頭》後才決定從影。對此她表示:「那時候我應該是看了《女魔頭》……然後就下了決心。我一定要找到門路,一定要有這種徹底轉型的作品。」。蘋托的模特生涯於2005年開始,並於同年加入印度精銳模特管理公司併合作兩年半。她在多個電視或平面廣告亮相,涉及產品包括箭牌口香糖、斯柯達汽車、印度沃達豐、巴帝電信、Visa、eBay和戴比爾斯。從事模特工作期間,蘋托還開始參加電影和電視節目試鏡,獲選擔任國際旅遊節目《完整循環》(Full Circle)的主持人,節目於2006至2008年間在Zee亞太國際頻道播出。借主持節目之機,蘋托得以前往包括阿富汗、斐濟、馬來西亞、新加坡和泰國在內的多個國家。她還參加過多部寶萊塢和好萊塢電影試鏡,如爭取出演馬克·福斯特執導的《007量子危機》中龐德女郎卡米爾·蒙特斯(Camille Montes)一角,但這些嘗試大多落空。據蘋托之後回憶,這些經歷讓她學到很多經驗,她「很高興事情是這樣發展。我需要被拒絕,需要學習,事情就該如此……我能接受100次拒絕,相信一定會有某個特別的機會註定要落在我頭上。」2007年,蘋托所在的模特經紀公司應《貧民百萬富翁》選角主任要求挑選七名模特參加該片女主角試鏡,蘋托便是其中之一。經過長達六個月的反覆試鏡,蘋托贏得角色,在片中飾演男主角傑瑪(Jamal)的心上人拉媞卡(Latika),與戴夫·帕特爾演對手戲。電影後期製作期間,她在孟買的巴里·約翰表演工作室學習表演課程。雖然從課程中可以學到表演的「技術方面」知識,但蘋托覺得結合實際經驗來看,這些知識「同實際演出截然不同……所以對我來說,最有用的表演學習經歷就是在丹尼·博伊爾手下試鏡那六個月。」《貧民百萬富翁》成為2008年世界影壇的黑馬,其劇情和配樂廣受好評,以1500萬美元預算獲得3.77億美元全球票房,也是第81屆奧斯卡金像獎角逐中最成功的電影,全部十項提名有八項獲獎,其中包括最佳影片獎。蘋托本人在棕櫚泉國際影展上獲最具突破演出獎,並同片中其他演員一起奪得美國演員工會獎最佳群體演出獎,她還因出演本片在第62屆英國電影學院獎角逐中獲最佳女配角獎提名。蘋托在電影中的出場時間有限,所以沒有引起多少評論界關注。《加爾各答電信報》(The Telegraph)認為這麼少的戲份讓人難以對她的演技作出判斷,該報專欄作家巴拉什·普拉丹(Bharathi S. Pradhan)指出,「《貧民百萬富翁》還不足以考驗芙蕾達的表演實力。」憑《貧民百萬富翁》打響名氣後,蘋托又簽約出演兩部文藝電影。一部是伍迪·艾倫執導的喜劇片《遭遇陌生人》(You Will Meet a Tall Dark Stranger),她在片中與安東尼奧·班德拉斯、喬許·布洛林、安東尼·霍普金斯、阿努潘·凱爾(Anupam Kher)和娜奧米·沃茨合作演出,飾演身份不明的「神秘女性」,引起布洛林扮演角色的關注。影片於2010年5月在第63屆坎城影展首映,正式上映後所獲評價褒貶不一。接下來蘋托又在朱利安·許納貝導演的《米拉爾》(Miral)中出鏡,該片根據露拉·耶布瑞爾(Rula Jebreal)的半自傳體小說改編,蘋托的角色是在以色列難民營長大的巴勒斯坦孤兒。電影在巴勒斯坦領地攝製,蘋托此前還專門探訪當地多個難民營,為演出做準備。她還表示,20世紀40年代印巴分治期間她也有過類似經歷,所以更能理解主人翁的性格特點。影評人對《米拉爾》的整體感觀不佳,但對蘋托表演的態度呈兩極分化狀態。《獨立報》的傑弗里·麥克納布(Geoffrey Macnab)認為蘋托對米拉爾一角的詮釋「非常引人入勝」,但《衛報》的彼得·布拉德肖(Peter Bradshaw)則感覺蘋托在片中「看起來心神不寧,似乎不適合出演這個角色。」2011年有四部蘋托參演的電影上映,首先是《人猿星球》系列電影的重啟之作、科幻片《猩球崛起》。她在片中飾演靈長類學家卡羅琳(Caroline),是詹姆斯·弗蘭科出演角色的戀人。為了演好角色,她還花時間鑽研英格蘭人類學家珍·古道爾的事業發展歷程。影片的全球票房總額達4億8180萬美元,截至2016年6月依然是她票房最高的作品。不過,蘋托的角色因人物形象太單一而受到批評,安東尼·昆(Anthony Quinn)在《獨立報》撰文稱這是電影失敗的一面,《好萊塢報導》的托德·麥卡錫(Todd McCarthy)覺得這不過又是銀幕上已延續存在多年的又一個端莊女友形象,並且無聊程度更勝往昔。接下來蘋托在麥可·溫特伯頓導演的《美麗的黛絲娜》(Trishna)中飾演電影同名女主角。影片根據托馬斯·哈代的小說《德伯家的苔絲》改編,蘋托的角色是拉賈斯坦邦農家少女,離開家人前去為英國出生的印度酒店業主打工,與里茲·阿邁德演對手戲。電影在2011年多倫多影展首映,評論界反響褒貶不一。《今日印度》(India Today)的尼沙特·巴里(Nishat Bari)稱讚這是蘋托當時「最紮實」的演出。菲利普·法蘭奇(Philip French)則在《衛報》撰文稱蘋托扮演的女主角「令人著迷」,《芝加哥太陽報》的羅傑·埃伯特也稱讚她的演出「美得令人感動」。不過,《紐約時報》的瑪諾拉·達吉斯(Manohla Dargis)對此有不同看法,在她看來,蘋托雖是片中「最美麗的風景之一,但她和導演都沒有給予美麗的黛絲娜足夠的生命力。」2011年上映的獨立製作時代劇《黑金》(Or noir)是這年第三部有蘋托參演的作品,故事背景設在20世紀30年代的中東地區,一同出演的還有安東尼奧·班德拉斯、馬克·斯特朗和莉亞·科貝德。該片獲得的整體評價很差,但《紐約時報》的安迪·韋伯斯特(Andy Webster)認為蘋托和科貝德的演出「令人耳目一新」,稱讚兩人「獨立於這片男性主導且令人窒息的環境之外。」這年大銀幕上最後一部蘋托出演的作品是奇幻片《戰神世紀》,她在片中詮釋先知祭司淮德拉。評論界對影片反響不一,但其全球票房總額達到2億2690萬美元。托德·麥卡錫在《好萊塢報導》發文,稱蘋托對淮德拉的演繹「幹練到位」。2011年過後,蘋托連續兩年沒有新片上映,2013年雖在布魯諾·馬爾斯單曲《大猩猩》(Gorilla)的音樂視頻中露面,但卻受到印度傳媒批評。《印度時報》和《印度斯坦時報》都譴責她在視頻內的舞蹈幾與「艷舞」無異。同年,蘋托還在紀錄片《女孩崛起》(Girl Rising)中擔任講解員,該片由同名活動組織製作,旨在促進世界各地的女性教育。接下來,蘋托以2014年的傳記片《舞自由》(Desert Dancer)回歸觀眾視野,該片主要介紹伊朗編舞家阿夫欣·加法朗(Afshin Ghaffarian)的人生經歷,她在片中飾演吸食海洛因成癮的艾拉(Elaheh),是瑞斯·里奇(Reece Ritchie)扮演的男主角的意中人。為了出演這個角色,蘋托需要連續14個星期每天彩排八小時完成舞蹈訓練。此外,她還在美國的多個康復中心了解毒癮戒斷過程。電影所獲總體評價不佳,但安迪·韋伯斯特在《紐約時報》發文稱蘋托的角色雖然形象模糊,所涉劇情也非常單薄,但她的表現依然「動人心魄」。2015年,蘋托出演的第一部電影是泰倫斯·馬力克執導的《聖杯騎士》,影片屬實驗電影,主要演員包括克里斯蒂安·貝爾、凱特·布蘭切特、娜塔莉·波特曼和安東尼奧·班德拉斯。她在片中飾演模特海倫(Helen)。談及此次無劇本演出時,蘋托表示「第一天時絕對有點傷腦筋,因為你都不知道要幹些啥。但只要想通就沒關係了,你還會覺得非常輕鬆。整個過程充滿樂趣,令人頗感解放,對此我覺得非常滿足。」該片在第65屆柏林影展競賽單元首映,所獲評價褒貶不一,再於2016年3月開始在美國上映。2015年的紀錄片《萬物一體》(Unity)旨在探索地球各物種之間的關係,共有100名講解員,蘋托便是其中之一。這年上映的第三部有她出演的電影是哥倫比亞動作片《槍火遊戲》(Blunt Force Trauma),她在片中飾演一名尋找殺害弟弟兇手的女子,同瑞恩·柯萬騰和米基·洛克演對手戲。《好萊塢報導》的約翰·德福爾對該片觀感不佳,批評影片「裝模做樣,自命不凡。」2015年5月,據報導,蘋托將參演安迪·瑟克斯執導的真人冒險奇幻電影《森林之子毛克利》,該片根據魯德亞德·吉卜林的小說《叢林奇譚》改編,她在片中為主人翁的養母配音。該片將於2019年上映。蘋托從影前曾與她的公關洛汗·安濤(Rohan Antao)訂婚,但兩人的關係於2009年1月中止,她開始和主演《貧民百萬富翁》的戴夫·帕特爾交往,後者比她要小六歲。2012年,蘋托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今後不再希望同帕特爾合作演出,因為她覺得兩人已無法重現《貧民百萬富翁》中那種銀幕化學效應。經過六年交往,兩人於2014年12月和平分手。《貧民百萬富翁》獲得成功後,蘋托一度「居無定所」,往返於孟買、倫敦和洛杉磯之間。不過,她曾於2015年接受《今日美國》採訪時表示自己正住在洛杉磯。在我看來,女性主義就是平等。男人並不比女人高等,反之亦然。許多人對女性主義存在曲解或誤解。我們提倡女性主義,但這並非認為應當由女性統治世界,男人只能成為附屬。只有在男女公平對待彼此時,我們才有可能擁有逐漸進步的成功國家甚至世界。蘋托在發展演藝生涯的同時還積極參與人道主義事業,為提高女性及貧困兒童的生活水平代言。她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安吉麗娜·朱莉和馬拉拉·優素福扎伊在女性主義問題上的立場方面對她有「巨大」影響。2010年,蘋托加入安德烈·阿加西和施特菲·格拉芙的慈善組織「阿加西基金會」(the Agassi Foundation),還在基金欠款的年度籌款活動「第15屆兒童大滿貫」中籌得7萬5000美元善款,這些款項主要用於向貧困兒童提供教育。兩年後,她成為國際計劃組織因為我是女孩(Because I am a Girl)慈善運動的全球形象大使,這項活動的主要目標是幫助數以百萬計的女孩擺脫貧困,進而促進性別平等。2013年,蘋托在為古馳「變革的鐘聲」活動製作的宣傳短片中亮相,這項活動旨在籌集資金,呼籲人們關注女性在教育、衛生和社會公正領域面臨的問題。次年,她又在倫敦出席「女孩權利峰會」,呼籲全社會採取更加積極的手段終結殘割女性生殖器和童婚。2015年3月,蘋托發言反對印度政府禁映《印度的女兒》之舉,這部由萊斯莉·烏德溫(Leslee Udwin)製作的紀錄片取材自2012年發生在德里的惡性輪姦案。《印度的女兒》在美國首映時,她又在接受採訪時稱應該讓公眾看到這部絕非意在「羞辱印度的紀錄片」。同年,蘋托還在另一次接受採訪時稱:「這部電影絕對不是在宣揚通過暴力來解決問題,事實上我們的理念是要以有史以來最文明的方式來處理這件事。」2016年2月,蘋托宣布她將加入非營利機構「我們一起干」(We Do It Together),該組織旨在向聚焦女性權利的劇情電影、紀錄片和電視節目提供資金。蘋托在《貧民百萬富翁》中出演的只是戲份很少的小角色,但她依然因此獲得廣泛認可。媒體經常猜測她之後出演的角色及所獲片酬。2009年3月,《每日電訊報》宣稱蘋托是收入最高的印度女演員,但她此時還沒有出演過寶萊塢電影。CNN-IBN電視台一度稱蘋托是「印度對西方的最佳出口」,《加爾各答電信報》則認為她「可以說是印度最閃亮的全球影星。」蘋托經常在各種雜誌舉辦的美容時尚民意調查中榜上有名。她曾於2009年入選《人物》雜誌一年一度的「世界最美人物」和「世界最佳著裝女性」,並於同年入選《時尚》雜誌的「十大風情女性」。蘋托是2011年《洛杉磯時報雜誌》(Los Angeles Times Magazine)評選的「電影中50位最美麗女性」榜單上唯一的印度女性。次年,《人物》雜誌又將她評為「不論任何年齡段都最美麗的人物」之一。2010至2012年,她連續三年登上AskMen網站評選的「99位最富魅力女性」排行榜。2009年,蘋托成為巴黎歐萊雅的代言人。兩年後,她為歐萊雅產品拍攝的廣告引發爭議,廣告畫面顯示蘋托的皮膚似乎更白,效果可能是通過化妝或修圖達成。歐萊雅對此否認曾修改蘋托的照片。蘋托在好萊塢已頗具人氣,還在印度卻相對籍籍無名,許多評論家和分析人員認為這是因為《貧民百萬富翁》在印度不受待見。印度社會學家阿希斯·南迪(Ashis Nandy)稱自己壓根兒就沒發現她,該國新聞工作者哈立德·穆罕默德(Khalid Mohamed)也認為蘋托還沒有在孟買取得一席之地。印度媒體批評她無論是說印地語還是說英語的口音都不穩定,覺得她是因皮膚黝黑而無法獲得出演寶萊塢電影的機會。受到此類批評的同時,也有媒體稱讚蘋托在好萊塢經常出演不同國籍的人物,沒有落入印度人物千篇一律的刻板形象。2012年,蘋托本人在接受《印度斯坦時報》採訪時表示,她一直都在著力避開落入刻板印象的角色。出演「高成本好萊塢大片」的同時,蘋托還會選擇「聰明的獨立電影」,在兩者間尋找平衡。面對有關她為什麼更傾向出演好萊塢電影的問題,蘋托回答:「我只是想當演員。身為演員,你無需把自身局限在某種文化或種族以內。我希望能前去每一個地方,也願意接受世界上任何地方的拍片邀約。」
影視作品

聖杯騎士

戰神世紀

猩球崛起

命中注定,遇見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