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能與您走到二零四六,榮幸與您渡過花樣年華」

非常感謝您一直以來的支持與愛護,電影神搜自 2016 年起建立「電影資料庫」,並於 2017 年開設「電影神搜網站」提供最新國內外電影情報、知識、影評、主題影片等。目前電影神搜此品牌係由同屬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之寶利拾股份有限公司負責經營,今遺憾通知您,經綜合考量後,電影神搜「電影資料庫」將於 2024 年 8 月 15 日 23:59 起終止服務。

自2024年 8 月起,電影神搜不再提供「電影資料庫」服務,但「電影神搜網站」仍正常營運,將持續致力於提供更優質的影視內容,與您一同支持國內外的好電影。

前往電影神搜網站
預設劇照

寺山修司短片輯1TERAYAMA Shuji Short Films Part.1

上映日期
2023/12/08
年份
1962
片長
89 分鐘
導演
寺山修司
出品
暫無資料

劇情大綱

【檻囚 The Cage】 城市裡,牢籠遍佈四周;大樓圍牆、美術館大門限制了空間、時鐘與鐘擺框住了時間。人和動物,只能在有限的畫框中行走。究竟要如何才能掙脫時間、空間、自我的牢籠? 寺山修司於 1960年拍攝首部短片《貓學》(Catllogy)(現已無影像及底片可尋),其後於 1962年拍攝本片,直至 1968年才由萩原朔美、松澤八百等人剪接完成。片中出現的時鐘、山羊、繃帶男子、健美和瘦弱的男性軀體,日後都被當成標誌性的符碼,大量出現在寺山其他作品中。影片開始時,男子欲攀爬上野美術館內羅丹的雕塑名作〈地獄之門〉一幕,是未申請許可,偷拍完成的;類似的「突襲」創作觀,後來也頻繁運用在寺山執導的「街頭劇」上。 【蝶服記 Butterfly】 本片構想源自寺山修司曾創作的俳句「在眼罩之處,死蝴蝶就這樣子,跨越了山河」,並融合其欲打造一部「受干擾的電影」之概念所拍攝而成;少年殺死蝴蝶,將屍體放入眼罩,再跑去偷窺繼母。然而,偷窺過程中,死蝴蝶從眼罩溢出,導致部分畫面被遮掩,卻因此讓同樣的畫面,在不同觀看者的心中,留下不同形象。 寺山修司曾表示,眼球是最小的投影機,眼罩是銀幕,死去的蝴蝶則是放映的光影,因此戴著眼罩的眼球,就是世上最小的放映室。此外,觀眾在觀賞作品時,會發現放映機才是觀看的眼球,銀幕是眼罩,某些時刻,觀眾自身更像是干擾放映的存在。透過這部作品,寺山在「觀看」的「主體」與「客體」間,進行了多重辯證。 【迷宮譚 The Labyrinth Tale】 街道上,有人將門片搬運至某處,打開門後,是另個未知的世界。但有人卻因為見到陌生國度,嚇得落荒而逃。另一邊,有人的門上被畫了叉叉,因而再也無法開門。門的那頭是無窮無盡的變化,猶如迷宮一般,讓人永遠無法摸透。 寺山修司堅信「銀幕」不只是四方形的布幕,而是一道「門」。門後世界充滿無限可能。本片設計了各式不同的門,當影像投影在銀幕上,觀眾除可見到畫面「中」的「門後世界」,更能去感受到畫面「後」世界的多樣性。他也認為,放映不該侷限在銀幕上;如同片中的門,可放置於任何地方,現實裡窗戶、門片等物體,也都能當作放映電影的「銀幕之門」,進而打造出一種突襲式的「街頭電影」。 【疱瘡譚 A Tale of Smallpox】 日本舞踏大師土方巽曾創作同名舞蹈作品《疱瘡譚》,以麻瘋病為主題,讓舞者在台上不坐也不站,而是在地上滾動身體,以減輕痙攣所帶來的痛苦。寺山修司認為,底片在某方面的觸感與皮膚相似,皆能給人帶來感官刺激,但底片投射出的影像,卻失去了皮膚所帶有的「表面」與「溫度」。因此,寺山嘗試將影像想像成一面皮膚,對影像進行各種「切割」與「清洗」,試圖讓觀眾從觀影中,感受到皮膚病所帶來的搔癢與難耐。 本片集結寺山作品中各類重要的「母題」,除了在《羅拉》登場過、挑釁觀眾的三位女子再度現身外,鐵釘、繃帶、門、繩索、以及各式綑綁,日後也數度運用在寺山其它創作中。 【橡皮擦 The Eraser】 海邊的波浪,滿是皺紋的手掌,是腦海中的記憶。時間流逝讓記憶出現刮痕,嘗試用橡皮擦拂拭,卻連記憶都逐漸抹去。相片中的臉孔,已被橡皮擦塗成空白。那身穿軍服的男子,究竟是歷史?還是自己虛構的回憶? 本片被寺山修司稱為「『刮痕』與『記憶翻修』之作」。他曾以為銀幕上出現的刮痕,不是底片刮傷造成,而是影像在經過一段時間後,本身就會出現的結果;回憶也是如此。作家波赫士曾言「藉由修正過去,可製造兩個世界史」,若刮痕能被擦去,記憶是否也能擦掉重寫?用來抹去過往的橡皮擦,隨著不斷擦拭,也會逐漸變短不見。於是,就連「修飾」本身,都會消失無蹤。寺山修司曾於自傳中撰寫大量虛構事件,本片可視為其核心價值的一次忠實表述。

電影海報

寺山修司短片輯1

資料回報
感謝您的回報,神搜探員將近快審核並修正資訊。
您目前所在的頁面 - 電影寺山修司短片輯1
回報屬性
問題描述
Copyright © 2023 TNL Mediagene